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美食
松花江上鱼的诱惑
菜谱王
2024-12-18【美食】95人已围观
简介【屐痕处处】松花江里好多鱼——像风,吹过夏日的北疆之二原创:少波晚上八点今天松花江里好多鱼——像风,吹过夏日的北疆之二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唐代诗人张志和这首词脍炙人口,抒发了对于理想化渔人生活的向往,描绘的是太湖西苕溪上明丽宁静的风景。(西塞山前)太湖流域...
【屐痕处处】松花江里好多鱼——像风,吹过夏日的北疆之二
原创:少波晚上八点今天
松花江里好多鱼
——像风,吹过夏日的北疆之二
西塞山前白鹭飞,
桃花流水鳜鱼肥。
青箬笠,绿蓑衣,
斜风细雨不须归。
唐代诗人张志和这首词脍炙人口,抒发了对于理想化渔人生活的向往,描绘的是太湖西苕溪上明丽宁静的风景。
(西塞山前)
太湖流域,自古就是鱼米乡。和风细雨,桃花流水,白鹭鳜鱼,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标配。
可是,青山绿水,所在多有,寻常不过;翩翩白鹭,灵动可人,美则美矣,也仅仅是赏心悦目。
鳜鱼则不同,它让人既饱眼福,也饱口福,这就使长居江南或流连江南的达官贵人、富商巨贾、诗人墨客、游子吃货牵肠挂肚,念念不忘。葱油鳜鱼,红烧鳜鱼,糖醋鳜鱼,松鼠鳜鱼,辣椒臭鳜鱼……那可是一个个让人馋涎欲滴的美味菜名啊。
(松鼠桂鱼)
你知道吗?美味的鳜鱼不仅跃动于江南,也遨游在奔腾不息松花江。
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河之一,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,北源是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的嫩江,南源是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西松花江。她与流经东北平原的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图们江、鸭绿江形成丰富的水网,白山黑水,是北国水族的天堂。
萍姐领着我去松花江吃鱼,我们驱车疾驰在辽阔的东北平原,风一般来到松花江畔的一户渔家。蓝天一碧如洗,白云荡荡悠悠,宽阔的松花江波光粼粼。一条大堤截住了江水,护住了郁郁青青的大豆、玉米、高粱。
(江畔花开)
江畔上几间铁皮屋前,红红的百日菊和绚丽的格桑花正在怒放,小小的鱼庄别有一番风韵!
我的眼光落在了江水中方方正正的鱼笼,拉起绳子一看,已经有几条鱼在其中了。热情的鱼老板说,如果有雅兴,饭后可以随他去江心拉大网。
“鱼儿多吗?”我很有兴趣。
“碰运气吧。以前多,常常网住几百斤的大鱼。”
“现在呢?”
“现在,靠俄罗斯那边的水域,鱼多。”
(江阔鱼肥)
一行人坐下等吃,大伙儿开始闲聊。
早在几万年,松花江就有人开始用原始渔具从事捕捞活动。古代,此地隶属大辽国,那时的契丹人最喜欢凿冰捕鱼。每逢冬季,辽国君臣会把帐篷(叫“牙帐”)搭在冰面上,先用铁器将冰面磨薄,观看鱼儿在冰下的水中游动而取乐,到了午饭时分,方才将冰面击破,让鱼儿跃出冰面。冰上腾鱼,场面热闹;现捕现吃,味道最鲜。捕得的第一条鱼叫“头鱼”,一般是鳇鱼、鲟鱼和胖头鱼,即刻入帐烹调,献于在场君王尊长,号称“头鱼宴”。
正说着,烧好的鱼陆续上桌。清蒸鳜鱼,红烧鱼头,干炸鱼排,炖黄辣丁,还有得莫利式的酱烧鱼。猎猎江风中,大伙儿喝酒,吃鱼,谈兴更浓。
(好大鱼头)
(油炸鱼排)
鱼老板不住地给我们递烟倒水,说到松花江鱼事,他就滔滔不绝。
相传,松花江的春天开江鱼最好吃。“回笼觉,二房妻,开江的鱼儿,下蛋的鸡”,是这儿的“四大香”。可北地春天来得迟,四月了,还是风刺骨,水成冰。附近村子里很多常年在冰碴水里浸泡的青壮年,一到四十岁就成了瘫痪。
这里还是大名鼎鼎的北大荒,“棒打狍子瓢舀鱼”,果有其事。附近的渔民有一种渔具,叫“挡亮子”,是一种方形网托。浸在江中,鱼顺水进入亮子,到了一定时辰,亮子里积满了鱼,打鱼人用瓢往上舀。
松花江的鱼数量多,品种也多:“三花”,指的是鳌花(鳜鱼)、鳊花(长春鳊)、鲫花(鲫鱼的一种),“五罗”,指的是哲罗(鲑鱼的一种)、法罗(三角鲂)、雅罗(白鱼)、胡罗(鳑鮍pángpī)、铜罗(一种松花江杂鱼),“三花五罗十八子”,这“十八子”指各种杂鱼,具体是哪些,难以说清。
松花江,江阔鱼肥味儿美,从古至今,滋养了多少人啊!
鳜鱼,这旮瘩称鳌花,鲜美细嫩,肉多刺少,前文说过,自不必再说。
长春鳊,肉质肥嫩,脂肪含量极其丰富,约占体重的8%,浓香久负盛名。
鲫花,也叫吉花勾,烧汤或清蒸食用,芳香扑鼻,还是产妇奶水不足的催乳良药。
听了好一顿鱼宴大餐,直听得我口水横流。
东北菜有个特点,刀工粗犷,锅大火猛,浓油赤酱,分量十足。如果你身体强壮,味觉粗犷,食量如牛,那是得其所哉!
可我,味觉神经很细腻,于是边吃,边叹息:可惜了那么多好鱼!
比如这红烧鱼头,非得小火慢炖一个小时才能入味;又比如这干炸鱼排,如果用上等黄酒、老抽腌制半个小时,然后开炸,那味儿一定让人忘了爹娘;还有这盆得莫利式的酱烧鱼,选酱应极为严格,比例应极为精当,才能避免成为一锅“大酱汤”。
(得莫利炖鱼)
当然,我是挑剔的食客,眼前的松花江鱼肉,浓香微甜,也算有滋有味,我不该吹毛求疵。
(冬捕掠影)
呼啸的江风中,我的耳畔,始终响起北国冬捕的人嘶马叫。那满天的星斗、刺骨的寒风、晶莹的冰霰、火花四溅的凿冰场景,那些今天看来浪漫的情节,实则我们古人与大自然殊死搏斗的艰苦劳动。
(冰湖腾鱼)
北中国明晃晃的阳光下,松花江欢笑着,流动着,喧哗着……
(松花江上)
壮美的松花江,小小的绥滨城,还藏着一个熙熙攘攘的鱼市场。荡漾着清亮的水声,闪现着憨厚的笑脸,洋溢着带着黑泥土味的鱼腥气。
(热情鱼贩)
作者:“晚上八点”主笔
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
很赞哦!(106)
上一篇:涪陵榨菜:基本面+估值分析
下一篇:记忆中的味道——家乡的菜粥